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

愛德華·蒙克 Edvard Munch



吶喊》(挪威語Skrik,也譯作《尖叫》,作於1893年),是蒙克最著名的代表
作,被認為是存在主義中表現人類苦悶的偶像作品,和其他作品的慣例一樣,他
一共畫了四個不同版本的《吶喊》。蒙克在世紀之交時期創作了交響樂式的
《生命的飾帶》(The Frieze of Life)系列,《吶喊》屬於這個系列。這個系列涉及
了生命、愛情、恐懼、死亡和憂鬱等主題。
蒙克通過這些主題來表現他切身經歷對生存和死亡的感受,比如《病中的孩子》
(1886年,蒙克去世的姐姐蘇菲的肖像畫)、《病室里的死亡》(1893年)、
《絕望》(1893-1894年)、《吸血鬼》(1893-1894年)、《焦躁》(1894年)
、《灰燼》(1894年)、《生命之舞》(1900年),每幅畫都強烈地傳達畫家的感
覺和情緒,其描繪的對象的現實細節被簡化,而情緒則被誇張,對象本身成為一種要
表現的情緒的載體,雖然它們依然還是具象的。這些畫具有永恆的震懾心靈的力量,
在這一切的背後,觀賞者還可以看見「世紀末」的景象,那種迷途的慾望深淵和無法
逃脫的死亡陰影的怪圈,生命的焦躁和無奈交織在一起。
蒙克作品的驚人表現,力量是來自於對藝術家內心世界不加掩飾的忠實表達,蒙克的畫
是用整個心靈創作的。在1889年26歲的蒙克就寫道:「我們將不再畫那些在室內讀報的男
人和織毛線的女人,我們應該畫那些活著的人。他們呼吸、有感覺、遭受痛苦並且相愛。」



愛德華·蒙克Edvard Munch,1863年12月12日-1944年1月23日

 Ashes. 1894




Lady From the Sea (detail). 1896



Madonna. 1894–95



The Sick Child (1907)


Vampire. 1893-94

沒有留言: